米兰平台,米兰(中国)

当前位置: 首页 -> 米兰平台,米兰(中国) -> 正文

文化大散文《老凤翔》出版发行

发布日期:2020-05-07 信息来源:传媒学院 作者:黄静 编辑:尚磊

西京网讯:2018年4月3日至2020年4月30日,传媒学院学生和教师共同创办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西京动静传媒”连续刊载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高有祥教授的原创文化大散文《老凤翔》,在这16篇《老凤翔》系列散文中,感受着高教授浓浓的乡愁、怀旧和思故的情绪。从推出开始获得了十多万(人)次的阅读量,仅第一集阅读人数就超过4.2万,文后评论近千条,字数6万多,评论格律诗词数十首。很多读者朋友在文后留言评论,抒发对家乡的真情实感。从反馈信息看,读者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加拿大。知名微信公众平台“时光捡漏”,与当地作家协会联合,召开了有300多人参加的“品读《老凤翔》读者见面会”。2019年8月3日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长安夜书房》栏目推出配乐直播文化大散文《老凤翔》,随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与高教授协商出版事宜。去年9份,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会同陕西金石人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米兰平台,米兰(中国)传媒学院,共同策划文化大散文《老凤翔》的出版事宜。2020年5月,《老凤翔》付印出版。

文化大散文《老凤翔》由网络微信付梓书籍出版,打通了网民与读者的界限,是文化的反“哺”归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是虚拟空间与纸质书籍的交融,也是西京动静传媒工作室微信公众平台策划运营的成果体现。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说:“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有祥的人生和写作有着重要影响。这是他离乡四十载,却在耳顺之年写出专情于家乡文字的原因。有祥不是“文学圈”人,但对文学并不陌生,拿出如此厚重的文化大散文,也在情理之中。”

著名文艺理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震教授评论说:“高有祥写作靠的是真情和学养。他所追述的古雍州和凤翔县城,既是他生长于斯的故乡,又是大秦帝国的发祥地。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感怀与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在书写中实现了深度交融。”

著名民俗学家、凤翔县作家协会主席鲁旭评论说:打开《老凤翔》,我为熟悉的景象吸引。开卷第一篇,从老凤翔的代表符号城墙说起,将古建筑与风土人情有机结合,娓娓道来,似老友叙旧,如至亲谈心,使人眼前浮现出老凤翔的“清明上河图”。

陕西师大出版社原总编辑刘明琪评论:从题材、主旨需要着眼,大气,通脱,且文辞讲究,一丝不苟,耐读,读后荡气回肠! 纯粹的文学小品适合把玩,新闻性的通讯等无非就是“报道”。它是新闻和文学的有机融合,非记者、作家集于一身者不可为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副总编张小平谈到:陆陆续续看到文化大散文《老凤翔》,现在要正式出版,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就一个县城,写它的历史文化,而且以散文的笔触,文字又很通俗易懂,充满感情,这样的文学作品还真不多见!我阅读这个作品,觉得很好,很有味道,这种味道已经多年见不到。我认为你开创了的一个文体。所选的题材,也很有意义,这是一种乡土文化,把中国的一个老县城的历史娓娓道来,非常有文化含量和历史价值,如果全国这么多县,都能以这样的文笔,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就会汇成一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卷!那可不得了啊!

光阴荏苒,山河变迁,走进《老凤翔》,掠过历史的辉煌,透过残破的秦砖汉瓦,我们似乎能看到当年在雍山伟岸身影旁,雍水蜿蜒流湍的情景;似乎还能看到“十里长街”的繁华,苏轼初仕的豪侠和“横渠四句”的振奋人心;似乎还能看到无数次围城、守城、破城后死人无数的悲惨,看到唐代城墙的轰然倒塌,看到竞存中学、关中工具厂对凤翔近现代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看到凤翔城由古至今、由繁华热闹到闭塞落后再到崛起文明的历程。

据悉,高有祥教授至今还奋战在教学一线,从广播电视传播和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进行业务探讨和理论研究,注重解决和回答现实问题,并紧跟新信息和研究成果补充到教学中去。师生们反映他的教学能紧随传媒发展前沿,课堂幽默风趣,受到师生的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