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三个结合”,持续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涵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
——网络推送与线下教育相结合。一是注重网络育人实效。全面打造校园红色网络育人平台。开设西京党建网,推动校园微信微博平台、抖音、西京易班等新媒体平台融合建设,建立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精品栏目,定期推送体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论精品文章和原创网络文章,对学生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的巨大热情。二是加强日常思政教育。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的专题环节,充分发挥“七一”“十一”传统节日和“九.一八”重大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的育人突出功能,每周一坚持升国旗仪式,组织学生开展“国旗下的演讲”、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勇担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汇聚起奋斗追梦的磅礴力量。三是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本着教育者要首先接受教育的原则,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纳入辅导员培训的重要内容。选派辅导员参加省委高教工委组织的骨干辅导员专题培训班和党务干部学习,举办辅导员沙龙,鼓励辅导员以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为主题申报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和科研课题,撰写理论文章,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
——课堂讲授和“第二课堂”活动体验相结合。一是发挥课堂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理论讲授,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我国国情、传统文化、特殊贡献人物代表以及典型事件等,让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接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形势与政策专题教学的价值引领作用。开设中美贸易摩擦、南海争端、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强军梦、中印边境冲突、抗疫故事等教学专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育引导学生在新时代要勤奋学习,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增加爱国责任感,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是搭建思政实践课堂。紧紧围绕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这一基本点,图书馆搭建以专家学者、知名校友来校讲学为主要渠道的西京大讲堂,团委以团学组织品牌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实践课堂,各书院以思想教育、党建、心理辅导、学业指导和自律组织等“五进公寓”为主要途径的第二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为主要内容的红色课堂,打造鲜活的思政教育体系,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增强育人成效。三是发挥日常思政教育的功能。公共艺术中心和团委围绕团学活动品牌提档升级,倾力打造校园红色文化精品项目。以“爱国主义”“红色文化”为主题,充分挖掘校史校训校歌校赋的育人功能,杰出校友先进事迹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西京论坛”“经典导读”“一院一品”“西京e站”等学工品牌活动,引领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一是开展红色文化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于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中。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锻炼体魄。组织好每年九月的红色主题教育月,设计开展好一次红歌比赛、一次红色主题班会、一场红色主题故事会、一场红色景点参观等红色教育活动,让红色教育在校园随处可见。二是建立家校共育体系。开展“传承美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挖掘家庭的红色基因,发现更多长辈爱国、爱党的优秀故事和感人事迹。组织国旗护卫队队员“五一”“十一”到天安门广场观礼升国旗仪式、“青马工程”学员到延安革命圣地研学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讲述红色故事,讲述观后感,让红色教育成为家庭和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三是强化社会实践作用。利用省内的红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习仲勋纪念馆、杨虎城烈士陵园、马栏革命纪念馆、照金纪念馆等爱国主义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把课内知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通过亲耳听、亲眼看、亲身感触过去的光辉岁月,激发爱国热情。通过系列教育活动,达到发人深省、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形成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感受、共同进步的爱国主义教育良好氛围。
我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全面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和重要人物,重温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有关负责人表示:各书院在学生中将继续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以激发西京青年爱国热情,弘扬报国之志,引导全校师生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创新实干、奋斗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