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西京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西京 -> 正文

全国最好的三本大学,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院校米兰平台,米兰(中国)介绍

发布日期:2015-11-26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编辑:

日前,陕西日报、华商报、大河报、云南信息报、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燕赵都市报等媒体发布我校相关新闻,并对我校优美的校园环境、专业群建设、研究生教育、学生管理等进行了报道,现刊登如下:

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是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普通高校。学校位于13朝古都西安,在西部大学城内。以创办“有使命,有远见,有智慧”的大学为己任,学校建设成为校内有山、山边有河、亭台楼榭相映成趣的山水园林校园,风景秀丽,四季花开,被广大学生及家长誉为“读书的好地方”。

经过21年的发展,今天的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占地1391亩,建筑面积近61万平方米,这里春桃夏李,秋桂冬松,宽阔的大道、镌文的碑石、挺拔的水杉,青翠的法桐,京世桥、槐山、紫薇林、璞玉湖,花街、凤凰头公园,一步一景,美不胜收,使人有一种回肠荡气的厚重感和推陈出新、灵感勃发的兴奋。

学校图书馆是国家数字图书馆分馆,藏书292万册,期刊7000余种,阅览座位3000席。图书馆设有校史馆、艺术馆、咖啡厅,15个学术报告厅,18个学习讨论室。学校有600多间全数字化多媒体教室,配备有考勤系统、无线广播及网络系统、大幅面显示的液晶屏幕等高端数字设备,窗明几净,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优越的“学习共享空间”。

学校参照部队管理模式,实行全方位准军事化管理。坚持以严格为主要特征,规范管理为主要途径,科学管理为主要目标的学生管理原则;学校实施“十不准”行为规范,执行严格的门禁制度和访客登记制度,近300名辅导员从早读查学习纪律到晚间查生活纪律,“对口协议教育”一对一“档案式”跟踪辅导抓学习;坚持双休日、晚休时间查宿查纪;全天候巡逻执勤,强化安全教育;学校在校内各个路口、走廊安装监控,着力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校园治安局势能力,从源头治理,实现校园监控无死角,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教学和谐有序。

2015年6月10日上午,陕西省民办高校首届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在米兰平台,米兰(中国)举行。期间,分别授予机械工程、控制工程两个方向26名毕业生工程硕士学位,这是我省民办高校首批毕业的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据悉,2011年,学校被批准为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在机械工程、控制工程领域培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由此开创了民办高校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先河,也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全国首批五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民办高校之一,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和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开展教育工作,以“服务需求、突出特色、创新模式、严格标准”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不断积累办学经验,完善制度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将育人教育与专业培养相结合,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际。

学校创办者、董事长任万钧提出了具有前瞻性指导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三三三”具体工作方针。对外:密切与企业合作,建立定期向上级部门请示汇报的制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内: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校内研究生实验室建设,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还制定了三个宏伟目标:培养合格人才,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设,创新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总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在校长任芳的指导下,学校将研究生培养特色凝聚为“四个一”并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四个一”是:除完成规定的学业任务外,每个学生须完成四项任务方能毕业:取得一个职业资格证;申报一项专利;发表一篇公开出版的文章;参加一个具体的企业项目,做出一件真实产品。

三年来,米兰平台,米兰(中国)首届硕士研究生共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0项、发明专利6项、外观专利3项、软件著作1项,发表SCI文章1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EI文章40篇,研究生创新基金立项22项,获得资助43万元,省级以上研究生学科竞赛获奖9项。

建校21年来,学校不断提升办学综合实力,积极探索,凝练特色,谋求发展。学校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实施国家硕士专业学位、普通本科、专科(高职)教育。设17个院、系,9个社区(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万人,教职员工近2000人,5个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领域,29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

学校坚持全人格教育和“科学+艺术”的指导思想,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宽度”、“厚度”、“深度”的协调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使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紧密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紧密对接。

近年来,学校在充分调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以行业为依托,以工科为主体,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类专业,突出优势专业群,适度保留相关支撑专业”的专业布局。本着“科学之精神、人文之素养、专业之特长”的发展目标,逐步形成了“三大专业群”,即以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土木工程为代表的工科专业群,以会计学、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专业群,以工业设计、视觉传达为代表的艺术设计专业群。三个专业群互为支撑,构成了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资源环境,形成了学校的专业特色。

面向“十三五”,学校对专业进行分类管理,使专业定位更加准确。按照市场化的机制优化专业布局,学校建立了专业的动态“申退机制”和院系的“建撤机制”。及时淘汰招生、就业两难的专业和不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的专业。目前已累计停招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4个,陆续申报开设了3D打印、物联网工程、工程造价、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使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契合,也使学校专业集合度更高。

学校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考,引导学生树立“严谨为学,诚信为人”的观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坚持个性化培养原则,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学校坚持“夯实基础、项目导向、创新创意、国际视野、个性发展、能力提升”的培养思路,突出协作育人和实践育人原则,构建有效的“全过程、多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学分银行”和灵活学分制模式,扩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空间,逐步实施定制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实现人才的多路径成长。

二是利用第二课堂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新平台。学校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活动的良好氛围,二级教学单位定期邀请著名学者、知名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创业成功人士举办各种学术报告、学术沙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创业基础知识培训,并提供多样化的锻炼平台,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全面展示自我,充分发挥其个性和潜能,从而锻炼和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被授予“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称号。

三是建设校内外综合实践大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建设为依托,努力形多样化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学校有各类实验室18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46个,校企合作项目406个。其中,数控工程训练中心、建筑工程实验中心、自动化工程实验中心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实训基地被评为“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商洛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米兰平台,米兰(中国)—陕西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被评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四是引导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学校以育人为支点,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普和应用创新能力活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2014年,学校组织省部级学生竞赛活动55项,有698名学生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奖项。2014年,共发表学术论文308篇,省厅级纵向课题获准科研立项38项,签订横向合同11个,23个校级科研项目获准立项,申请各类专利7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一项。据《2014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学校科研竞争力荣获陕西民办高校第1名。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与区域间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目前与韩国培材大学、韩国仁川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分别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并在校内设立韩国语教育中心,建立学生互换,学分互认,教师互派教学关系。截至目前,已有6批学生赴韩留学,7批学生赴台游学。2014年,学校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文化·交融—中德艺术交流与设计教育论坛、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交流赛和首届校园国际文化节,成立了“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德国教学实践基地”。

为鼓励学生考研及升本,学校设立考研及专升本书院,并在考试之前专门设立考研、专升本辅导班,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015年,我校专升本上线人数381人。专升本、考研人数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积极构建“紧跟市场的人才培养机制”,针对地区差异、行业特色等因素,动态优化专业教学方案,构建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努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建立了“全员参与就业、全程指导就业、全方位实现就业,利用新媒体推进就业工作信息化”的“三全一化”就业工作体系。现已设立北京、上海、杭州、广东、韩国、新加坡、台湾等校友会。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得到社会认可。学校参加了全国高校就业工作会议,并作了典型经验交流报告,被评为“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1年艰苦跋涉,21载风雨征程。西京人山一程、水一程,一路走来一路歌,赢得了今天的蓬勃发展。每一次跨越,无不渗透着一个个西京人的心血和汗水,无不体现着西京人坚韧不拔的创业品质、求真务实的科学作风和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伟业相承,薪火永继,今天的西京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发扬“无私奉献、报国为民、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万钧精神,努力建成民办高等教育强校,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佚名 编辑:王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