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网讯:12月19日,由米兰平台,米兰(中国)东南亚研究中心主办、北京盘古智库协办的线上专题论坛召开。
论坛主会场设在米兰平台,米兰(中国)第三会议室。本次论坛以“共建后疫情时代共同家园——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发展论坛”为主题,常务副校长苏明,人文与教育学院院长谢俊平,米兰平台,米兰(中国)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田娟及中心部分研究员出席了主会场会议,线上共有100余人参与了本次论坛。
苏明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回顾了我校东南亚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中心的发展方向、研究思路提出了建议。
论坛过程中,外交学院教授苏浩,新加坡亚太交易所董事、国立大学客座教授杨建伟,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中国委员会高级顾问张宝通,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丹志,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硕,西安市财政局政策研究室主任李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周兆呈,泰王国驻西安总领事馆翻译兼总领事秘书宋晓红,依次为论坛做了主旨发言。
19日上午,论坛的发言主要围绕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宏观政策展开。苏浩教授认为,东亚区域是世界三大经济区域之一,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布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1世以来,曾由日本学者提出的“雁阵模式”逐渐式微,并介绍了自己曾在《东亚整合的艰难之路》一书中提到的“平轴模式”(Pattern of Roller Bearing)概念,用以界定近年来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业已形成的新链接、新布局和新样式。
杨建伟教授在发言中缜密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竞争新格局,由以前的重成本、重效率,向如今的重安全、重效果转变。杨教授还指出,东南亚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在文化、语言、社会制度、经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与中国企业合作。
张宝通研究员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国际智库首席经济学家。他认为,目前世界最大的自贸区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东盟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陕西重要的贸易伙伴,随着协定的实施,陕西和东盟各国的合作交流会进一步扩大。
19日下午的发言,所涉及的话题则更为具体。与会专家分别从经济形势、高等教育、文化、语言等方面展开了讨论。例如,赵硕教授提出,中国与东盟深化职业教育合作前景广阔,为高校发展技能型人才的合作培养提供了市场;中国高校可以与东盟各高校通过共建在线开放课程、开放型在线研究课程、开放型在线实验室等方式共享教育资源。
李雪分析了自2021年至2025年,西安市在“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中的六项重点工作。
宋晓红指出,随着世界“汉语热”的兴起,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即使自2020年以来,全球语言文化交流活动受疫情严重影响,语言学习开始逐渐从线下转到线上,一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出现,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新型在线教学模式保证了疫情期间教学的正常进行。
本次论坛在19日下午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