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学术讲座 -> 正文

米兰平台,米兰(中国)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论坛举办

发布日期:2023-07-05 信息来源:本站 作者:陈荣 尚磊 编辑:陈荣

西京网讯:米兰平台,米兰(中国)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论坛于7月3日至4日在京华大礼堂举办,23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常州工学院、贵州理工学院、米兰平台,米兰(中国)的学者专家、行业代表汇聚一堂,通过三场专题报告、分组讨论和汇报交流,共同探讨产业学院建设、人才培养、三全育人、课堂教学改革等重大课题,为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


3日上午,开幕式结束后,五场精彩的主题演讲轮番上演,为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

电子信息学院院长郭建新作了《立德树人学研结合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专题报告,报告结合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要求,深刻阐述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的成绩、思路和学研结合育人优势、短板。郭建新表示,下一步学院将发挥学科引领,以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应用为牵引,统筹6个本科专业,凝练特色方向,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拟建机器人产业学院、智慧安全用电产业学院、工业机器视觉产业学院,促进校企双赢,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加强与地方优势行业产业联盟及龙头企业联络,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和需求互补,建立校企深度产学合作长效机制。

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臧卫军作了《“民艺奠基、艺科交融、产学结合”设计、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总结报告。臧卫军认为,艺术设计人才,价值观与情操是魂,“匠心精神+艺术素养”是神。有“魂”有“神”的人才,设计的作品才能传达新时代气象与精神,才能被民众与企业广泛接受。臧卫军介绍,近五年来,设计艺术学院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思政+艺术+科学”人才培养特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三全育人工作实效。二是推进新文科建设,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专业优势与特色。三是把“匠心精神+艺术素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会计学院院长李海霞在《融合行业发展,服务社会需求》的报告中,从立德树人的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OBE教育理念实施、“匠心精神+艺术素养”人才培养特色、实施效果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取得成绩和困惑。李海霞表示,学院将统筹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三支主力军,各职能科室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参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同时 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要凝聚全社会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实现在空间维度上的全覆盖,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协同配合,全方位增强立德树人实效。

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处处长边伟以《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实践回顾与再思考》为题,认真分析了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现状,并从实践背景、实践成效等方面对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他认为,教学是永远的中心,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教改是永远的主旋律。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处会紧紧围绕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工作任务,深入开展“督、评、导、帮”工作,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把关,帮助教师成长,助力学生成人成才,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注入源源不断动力。

人事处处长陈晓萍作了《汇聚合力 强化管理 推进管理育人工作走深走实》的报告,陈晓萍表示,在各部门合力推进下,管理育人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管理干部聚焦育人、参与育人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干部作风、师德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初显成效,将继续深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管理育人工作方式,大力营造管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以科学、规范、精细、高效的管理服务,为建设高水平大学而努力。


在3日下午的论坛中,围绕产业学院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题、三全育人与学风建设专题,6位专家学者作精彩报告,共议育人实践改革创新。

“产业学院是学校实现产教融合的道德抓手和重要平台,应用型高校可以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和企业形成共生发展。”常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兵教授结合常州工学院产业学院建设,作《应用型高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详细、深刻阐述了他对产业学院的建设背景、社会需求和产教融合的五大要素、五大载体、方案修订、融合模式、改革措施的体会、认识和思考。高校产教融合,关键在于结合学校实际,立足办学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转变成具体的协作方案,面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改革步伐慢、封闭办学等问题,他提出高校应主动求变、积极应对,重点做好顶层设计。“产业学院的生命力和爆发力,最关键是我们培养出来的高水平应用型学科研究和行业人才,能够做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张毅以《打造一流专业 培养一流人才——关于机制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为题,介绍了机械工程学院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方面所作的有益尝试,张毅认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既是对过往18年专业建设工作的肯定,同时又为该专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表示,将持续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以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为契机,以培养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努力打造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

传媒学院院长张西静以《融合创新 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为题,从创新应用型传媒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目标定位、措施特色、未来方向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使命担当和实践思考,提出必须打破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界限,用功能性诉求将社会生活与科技结合在一起,整合专业资源,培养跨学科传媒人才,推动传媒教育改革。

“从空间、功能、数据上来说,我们都得要抓住社区建设这个中心环节,缘于课堂已经不能成为学生经常交流的地方,宿舍也发生了颠覆传统的改变,所以课堂空间、网络空间之外的社区育人空间就是我们要做的。”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周远作《“三全育人”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专题报告,他主要介绍了一站式建设的政策要求背景、现状和工作探索、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等,追根溯源地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央的政策要求、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为全面深化和推进三全育人大格局和学生社区一站式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指导。

医学院副院长程永清在《以高质量书院建设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为题的主旨演讲中,带领大家回顾了学校书院建设的9年历程,经2022年5月第二轮书院制改革,正式施行学院办书院,详细介绍了书院背景下“一站式”和“一院一品”社区建设情况,并以允能书院为例,分享了探索与实践中的经验和举措。

行健书院院长曾皈栋以《学习力提升之“三三”模式对学风建设的驱动作用》为题,围绕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三个角度,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探索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培养思路和有效路径,分享了在激发学生学习力提升过程中,构建“三三”模式对学风建设发挥内核驱动作用的实践经验。


在4日上午的论坛中,8位专家学者围绕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改革专题作主旨报告,共研本科课程建设。

贵州理工学院教授、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评委陈燕秀围绕日常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模式构建及实际案例等方面,介绍了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路与路径,重点阐述了如何分解混合式课程建设中的痛点、切入点、关键点。她表示,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重塑和改革,运用好在线教学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自主性。

《自然科学概论》课程是学校主动适应“新文科”专业建设需求,为经管文艺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该课程2021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际课程平台”,并先后获批陕西省本科线上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以及陕西省第四届“课堂创新大赛”三等奖等,跨平台的线上课程学习人数达18000余人,并被8所高校使用。课程负责人王登武教授和他的教学团队以OBE理念为牵引,经过尝试,有效解决了跨学科通识教育课程中教师难以有效协同建课、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课程思政融入途径相对单一、课程达成度难以有效评价,以及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无法有效建立等“5大教学痛点”。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助理权娟娟以《<工程测量>“学-练-赛-创”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为题,从混合式教学改革背景、历程、设计与创新、实践、成果、收获与感悟六个方面阐述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强调在技术更新快、学生课后实践质量欠缺等现实情况下,应深化项目式教学,将“学-练-赛-创”一体化,以SPOC课堂、线下课堂、校企课堂三堂联动为教学日常,提高学生投入度、主动性和创新度。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电子信息学院教师马亚红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为例,全面阐释了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思考。她指出,通过思政引领、科教融合、以赛促学、德技并修,逐步形成了“以科教融合为特色,将家国情怀根植于教学,培养学生服务国家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的课程建设思路。

商学院院长秦效宏教授以《建设产业学院 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新商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题,分享了智慧连锁经营产业学院在商超、酒店、大数据管理方向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指出产业学院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科研处副处长褚鹏作《踔厉践行“科研育人”全力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主题演讲,提出应优化制度,以成果为导向,进一步在科研和教研激励政策上,向肯在育人上花功夫、在育人有成就的教师倾斜,向有价值的科研项目倾斜,引导教师带着学生搞科研,并建议完善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遏制各种学术不端和科研失信行为。

华煜公司总经理唐娣芬发表了题为《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服务育人体系建设、实践与成效》专题报告。她分别从服务育人体系的指导思想、构建原则、实践情况、建设成效、提升思路五个维度描述了服务育人的新格局,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介绍了六种服务育人路径和十三项行之有效的切实举措。

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杨德森在《创新创业“四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主旨报告中,以创业书院为例详解介绍了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业成功率为主要内容,开展创业文化建设和创业实践活动的实践育人模式路径,通过项目孵化和全员竞赛优势互补的主要方式,探索形成“双创课程教育、特色实战讲座、多维实践训练、系统孵化机制”相融合的“四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


4日下午全校教职工围绕校领导讲话、专家报告、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十大育人体系建设进行分组讨论,并由讨论组代表作报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洪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学校党政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抓手,强化统筹谋划,搭建思政“大平台”,注重队伍引育,建强思政“大师资”,创新教学模式,用好思政“大课堂”,推动资源共建,开展思政“大实践”,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力争取得更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做出突出贡献。

194F7

“我们将回归常识,注重学生学习成果。回归本分,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回归初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回归梦想,实现教育强国梦。”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主任马璐深有感触的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的不是把桶装满,而是把火点燃。要积极应对数字化对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有效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做有大格局的教育者。推动治理结构的变革,倡导协同导向的组织管理方式。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模式背景下,打造育人空间,积极融入师生共同体建设。

126DD

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童绥勇从“三全育人”的时代背景、二级院“三全育人”机制、实践等方面对三全育人工作进行了阐述。童绥勇认为,二级学院应秉承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建立和完善“三全育人”机制体制,持续增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能力。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系统、有效的制度体系。二是整合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营造学院育人文化氛围。三是加强思想引领,发挥党团桥梁纽带作用。四是立足学院特色,扎根陕西大地,贴合时代需求。五是依托“一站式”社区,探索“党建+”育人新模式。

15860

“两天的研讨、交流,深入透彻、收获满满,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激发了干劲。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迎接评估为动力,把工作状态提起来、让育人能力强起来、将工作干劲鼓起来,实现作风转优、能力提升、质量提高、学生受益,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党委宣教部部长弓世锋详细阐释了以文化人的基本内涵、文化育人的重要价值、主要内容、做法成效等。同时表示,文化育人各相关部门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提升政治自觉,认识上再深化。增强思想自觉,落实上再用功。强化行动自觉,协同上再用劲。攻坚克难,争创一流,深度工作、足够努力,用奋进之笔书写本科教育教学的靓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