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网讯:4月13日下午4点,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严实博士应邀在小礼堂作了题为“唐代诗歌通读中的中古语音”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办。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马国良、青曲社大秦等老师以及来自第二课堂系统报名、艺术学院师生200余人聆听了讲座。
严实博士介绍,在隋文帝年间由陆法言主编的《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古韵书,此前的语音已无法系统考证,代表了南北朝时期士族所使用的语言。之后各朝各代虽然口语发音有变化,但依旧遵循《切韵》的系统编修。大多数汉语方言以及域外方音(除闽语外)的发音基本都是切韵音系的继承,例如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的汉字发音等,都保留了中古汉语的部分特征,并非哪个最完全继承了《切韵》读音。随后,严实博士讲解到,唐朝时,统治中心从江南转移到了中原,读音也发生了些许变化,不过也是《切韵》系统。日本人吉备真备来华学习之后,发觉中原现在的读音和之前有点不同。日本当时仍然使用南朝士族的“吴音”,吉备真备于是矫正日本的汉字旧读吴音为唐代长安标准音的“汉音”,又创制了日本文字片假名。最后,严实博士强调了中古音在唐代诗歌朗诵中具有重要意义,并展示了《玉树后庭花》《秦王破阵乐》《登高》等几首唐诗的中古音朗读,大学生艺术团古琴部的同学现场伴奏,学生沉浸在唐音读唐诗的古老而新奇的感受之中。
严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2004年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本科毕业。2009–2019年在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和复旦大学从事分子人类学和语言演化方面的研究。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教授分子人类学和语言人类学课程,从事中国族群演化及语言演化方面研究。持续更新人类Y染色体谱系树;研究汉藏语系语言及人群历史;从事分子人类学及汉语音韵学的科普工作。2019年曾在Nature以共同一作发表《语言谱系证据支持汉藏语系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北方起源》,及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以通讯作者发表《在印欧语系中调和父语假说和母语假说》。